源见“徐妃半面妆”。形容花朵半含半露的姿态。唐段成式《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竹里有嘉莲》:“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公车:官署名。汉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应举者、上书者。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公车上书”。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即上书言事。后以此典形
源见“鸿都买第”。指卖官鬻爵以求财货。《南齐书.裴昭明传》:“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之事仰累清风。”【词语鸿都之事】 成语:鸿都之事汉语大词典:鸿都之事
42` 同“汉箧亡书”。清钱谦益《跋宋版〈左传〉》:“其脱落在未归文靖之前,不知又几何年也!不图一旦顿还旧观,羽陵之蠹复完,河东之亡再觏。”
同“七叶珥貂”。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词语七叶貂】 汉语大词典:七叶貂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庄公为勇爵,殖绰、郭最欲与焉。”杜预注:“设爵位以命勇士。”后以“勇爵”指武将。唐刘禹锡《复荆门县记》:“无几何,有由勇爵而授赤社于兹者。”【词语勇爵】 汉语大词典:勇爵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音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刍荛之言”,即草野之人的言论,多用作谦词。亦省作“刍言”或“刍议”。宋.李清照《上工部尚书胡公》诗:“巧匠何曾弃樗栎
同“投笔从戎”。唐魏徵《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辞人:原指汉代善于作辞赋的文人。后也泛指擅长韵文(包括诗词歌赋)创作的人。辞,亦作“词”。赋:一种文体。丽:指辞采华丽。以:连词,犹“而”。淫:奢靡,浮夸。 意谓辞人创作的赋词藻华丽而流于浮夸。语出
同“非熊兆”。明杨珽《龙膏记.访旧》:“看鲸鲵连番在手,是当年非熊发梦,济川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