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玡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七志节高尚、旷达遨游的七位贤达之士。后以为咏雅士宴游交往的典故。

唐代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亦用以喻高逸情操。唐代灵一《林公》:“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


【典源】《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曰:“ (嵇) 康寓居河内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晋书·嵇康传》亦载。

【今译】 魏晋时阮籍、山涛、嵇康、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互相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任情酣畅,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文人亲朋聚会饮宴; 也用以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典形】林下客、七贤、山阳宴、竹林、竹林会、竹林七子、竹林人、竹林贤、竹林宴、竹林游、竹林盛事、竹林高会、竹林社友、竹林胜侣、竹林期、竹林欢、竹林交。

【示例】

〔林下客〕 宋·苏辙《次韵刘贡父种竹》:“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七贤〕 宋·朱淑真《代谢人见惠墨竹》:“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山阳宴〕 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傀兹山阳宴,空此河阳别。”

〔竹林会〕 唐·骆宾王《失题》:“人追竹林会,酒献菊花秋。”

〔竹林七子〕 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竹林人〕 唐·骆宾王《畴昔篇》:“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竹林贤〕 宋·张元干《范才元参议求酒》:“飘零河朔饮,怅望竹林贤。”

〔竹林宴〕 唐·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竹林游〕 清·汪琬《送再从侄处默》:“何时复相见,与续竹林游。”


【词语竹林七贤】  成语:竹林七贤汉语词典:竹林七贤

猜你喜欢

  • 黄金范蠡

    源见“黄金铸范蠡”。指功勋卓著、备受尊崇的人。唐唐彦谦《任潜谋隐之作》诗:“黄金范蠡曾辞禄,白首虞翻未信方。”

  • 丞相车茵

    源见“醉吐相茵”。借指主人待人宽厚。宋韩元吉《满江红》词:“丞相车茵端未惜,孟公好客聊无客。”

  • 食箪浆壶

    同“箪食壶浆”。明王逢《张武略》诗:“黄金璅甲镇三徼,食箪浆壶骈父母。”并列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明·王逢《张武略》:

  • 洗垢索瘢

    同“洗垢求瘢”。明杨慎《升庵诗话.老子论性》:“若知其出于老氏,宋儒必洗垢索瘢,曲为讥评。”连动 垢,污秽;瘢,瘢痕。洗净污垢,寻找瘢痕。形容故意挑剔,苛求他人的过错。语本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所

  • 安期海上瓜

    同“安期枣”。元郭翼《游仙词》之一:“金盘日日飞仙供,敕赐安期海上瓜。”

  • 北门卧护

    《旧唐书.裴度列传》:“卿虽多病,年未甚老,为朕卧护北门可也。”唐宪宗派宰相裴度兼任河东节度使时,下了一道命令:你虽然常有病,但年岁还不算老,为朕镇守北门可以罢。后世因以喻戍守边疆将领的意思。明.汤显

  • 王舄

    同“王乔凫舄”。明袁宏道《舟中同黄绮石等》诗:“天上飞王舄,人间附郭舟。”

  • 楚囚垂泪

    同“楚囚对泣”。宋赵善括《水调歌头.渡江》词:“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

  • 夜语对床

    参见:对床夜语

  • 距跃三百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犫伤于胸。公(晋文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向上跳跃)三百,曲跃三百。乃舍之。”本为魏犫掩饰伤病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