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头木屑

竹头木屑

剩下来的边角废料。比喻可以利用的废物。陶侃(259-334年),字士行,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人。初为县吏,东晋初,任荆州刺史,镇武昌,为王敦所忌,转为广州刺史。王敦败,还任荆州刺史。以平定苏峻、祖约叛乱功,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陶侃性聪敏好学,常劝人珍惜光阴,不可信“老庄”之学。为人俭朴,一次出游看到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的稻子,便问他:“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道:“我在行路中发现的,顺手把它拿来了。”陶侃听了大怒,说:“你既不耕田,却偷拿别人的稻子。”于是处以鞭刑。所以,当地百姓无不勤于耕作,家给人足。当时荆州造船剩下的竹根、竹梢和木屑,陶侃都令人登记收管起来,别人都不明所以。后来正赶上官员集会,积雪开始化开,厅前泥泞难走,便派人以木屑铺地。等到大将桓温攻打四川成汉的时候,又以陶侃所贮备的竹头作钉子造船,所有废料都派上了用场。

【出典】:

晋书·陶侃传》卷661774页:“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例句】:

宋·张孝祥《代揔得居士与叶参政》:“今者相公既专宥密之寄,深思熟虑,日不暇给,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于斯时也,竹头木屑皆所不弃,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 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


并列 比喻还可利用的废弃边角料。语本《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厅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明·吴宽《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用人如用药,不遗马勃牛溲;取士若取材,肯弃~?”△多用于描写虽无足轻重但尚有利用价值的人或物。


【词语竹头木屑】  成语:竹头木屑汉语词典:竹头木屑

猜你喜欢

  • 汲黯言直

    同“汲黯直言”。唐崔融《哭蒋詹事俨》诗:“汲黯言当直,陈平智本奇。”

  • 龙头属老成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梁灏八十二作大魁》、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载:相传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其登科谢恩诗云:“天福三年来应举,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看榜已无朋辈在,归家惟有子孙

  • 高凤麦漂

    同“高凤漂麦”。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可知道夏天,不觉把高凤麦来漂。”

  • 胶漆

    源见“陈雷胶漆”。比喻友情极深,像胶漆相投,亲密无间。唐白居易《和〈寄乐天〉》:“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词语胶

  • 盲人骑瞎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桓温)与殷荆州(殷仲堪)语次,……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

  • 凌波殿

    参见:凌波梦

  • 人死不知心

    见〔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 渡江之橘

    源见“橘化为枳”。喻指背离了适合自己生长环境的人或物。唐元稹《驯犀》诗:“渡江之橘逾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 慢陶潜

    《宋书.隐逸传.陶潜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晋文士陶潜因不愿束带见上司,厌烦送来迎往的礼节,解印而

  • 吹箫伍员

    同“吹箫伍相”。喻指穷困无依者。清钱谦益《赠侯商丘若孩》诗之二:“吹箫伍员求新侣,对酒曹公念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