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穷亦乐,通亦乐

穷亦乐,通亦乐

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穷”,贫困;通,显达。庄周这段话的意思是:自然界一年四季有寒暑风雨之变,人生天地之间,人道亦如天道,人的一生必然会有穷通否泰。故通达之人,不论处于逆境还是顺境,都应常乐,就如同对待寒暑风雨一样。其乐并不在事情的本身,而乐在从中得到了一种为人处世之道。这正表现了庄子乐天安命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后因用为达观处世之典。

宋.辛弃疾《兰陵王.赋一丘一壑》词:“待说与穷达,不须疑着。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猜你喜欢

  • 河尹与孔融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河南尹李膺

  • 儒硎

    源见“焚书坑儒”。又《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张守节正义引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

  • 平生无长物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

  • 发纵指使

    同“发纵指示”。瞿秋白《赤都心史》四一:“几十年前,发纵指使略夺东亚 满洲的参谋本部——彼得之城,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并列 操纵、指挥、调度。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骆宾王文

  • 不看佛面看金面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见“不看僧面看佛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 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

  • 函关偷渡

    《史记.孟尝君传》:“夜半至函谷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战国时,孟尝君曾一度入秦为相。后他想回到齐国去,秦昭王便想杀掉他。他逃到函谷关正值夜

  • 仁者必有勇

    仁人必然勇敢。 表示有仁德者无所畏惧。语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汉.王符《潜夫论.释难》:“父母将临颠陨之患,子弟将有陷溺之祸者,岂能墨乎哉!是以仁者必有勇,而德人必有义也。

  • 自见者不明

    喜欢自我表现的人,缺乏自知之明。见:现。《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口耳讲说

    见“口耳之学”。徐爱《传习录》:“岂徒悬空~,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词语口耳讲说】  成语:口耳讲说汉语大词典:口耳讲说

  • 遗簪莫弃

    源见“刈蓍遗簪”。谓念恋旧物故情。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折简能荣瘁,遗簪莫弃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