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井下石”的省称。比喻乘人之危,再加以打击陷害。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阱( ㄐㄧㄥˇ jǐng 井):井。又宋代陆游《感兴》诗:“下石
源见“鸡鸣狗盗”。泛指窃贼、小偷。汉王充《论衡.论死》:“世有衣狗裘为狗盗者,人不觉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清刘献廷《饮杨涵斋宅次前韵》:“厮养堆黑狗盗徒,深衣缝掖列为儒。”【词语狗盗】
韩鄂《岁华纪丽》注引《典略》曰:“刘松、袁绍于河朔三伏之际,昼夜饮酒,乃至无知,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间有避暑之饮。”又见唐.徐坚《初学记》“三夏”。三国时,袁绍与刘松曾在三伏天饮酒避暑消夏。后黄河以北
源见“望帝啼鹃”。形容悲怨之深。清王夫之《读指南集》诗之一:“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词语鹃血】 汉语大词典:鹃血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后以“牛羊勿践”指仁者的泛爱之心。宋曾巩《拟代廷试进士策问二》:
《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本谓日去其华伪,以归于纯朴无为。后用为盛满时戒惧谦抑之意。并列 一天一天地减损虚伪浮华,最终归于纯朴无为。《老子》:“为
同“阳春白雪”。明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宴》:“《白雪》《阳春》无敌,行云响遏,采丽词入格。”见“阳春白雪”。明·崔时佩《西厢记·琴心写恨》:“高山流水千年调,~万古青。”【词语白雪阳春】 成语:白雪
宋代苏轼《后赤壁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麟,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
《西京杂记》卷二:“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后因以“怀蛟”为才学卓异之典。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既而学异怀蛟,才非梦鸟。”【词语怀蛟】 汉语大词典:怀蛟
深切的了解,透彻的见地。《野叟曝言》第一○五回:“幼闻义方,长读经传,崇正辟邪之志,愈坚愈定,时以灭除老佛为念,深知灼见,确然无疑。”参见“真知灼见”。见“真知灼见”。《野叟曝言》105回:“幼闻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