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没世而名不称
见〔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见〔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源见“周妻何肉”。比喻好佛之士。清唐孙华《剪蔬》诗:“灌园仲子犹存母,食菜周颙尚有妻。”
《全唐诗》卷一一五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初,史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三国魏曹植字)七步(参阅本书“七步成诗”条),臣五步之内可塞(抵塞,抵偿,此引申指完成命题赋诗)明诏(指皇帝的命题)。明皇试以
同“鲂鱼赪尾”。宋曾巩《送吴秀才》诗:“怜君满腹富文彩,倦尾赤色无波澜。”述补 比喻十分困苦辛劳。语本《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赪尾。”宋·曾巩《送吴秀才》:“怜君满腹富文彩,~无波澜。”△多用于表
心怀忧虑,如喝醉酒。 形容忧心深切。语出《诗.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后汉书.刘宽传》:“宽常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耶?’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唐.骆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伍子胥因忠谏含冤而死,尸投
参见“沙丘鲍鱼”。
源见“含沙射影”。形容疾风吹人。清袁枚《将抵淮矣忽为大风所尼泊荻港作》诗:“襟披胸可穿,沙射目且瞑。”
讷:语言迟钝。 最有辩才的人,表面上看,好像不善言辞。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司仓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主谓 善辩之
源见“探骊得珠”。泛指瑰宝。清刘大櫆《祭望溪先生文》:“周官士礼,久荒不锄。斫璞出玉,郎然虬珠。”【词语虬珠】 汉语大词典:虬珠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后汉书.孔融传》:“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