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孙春草

王孙春草

文选》卷三三汉.刘安《骚.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唐.李善于题下所作的序注说:“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小山之徒,闵伤屈原,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也。”“王孙春草”之句,原是感慨隐士弃家室,离旧土,避世不归之辞,后代文人遂常以“王孙春草”喻惜别、怀友之语。

南朝宋.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唐.王维《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猜你喜欢

  • 披鳞

    同“犯鳞”。明吴应箕《寄仲驭茅山》诗:“三年驯鹿藏蕉梦,九死披鳞付塞翁。”【词语披鳞】   汉语大词典:披鳞

  • 洒泪新亭

    源见“新亭对泣”。形容为国难而忧伤。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诗:“只惭洛下书生咏,洒泪新亭又一年。”

  • 佳政鸣琴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善治政事。唐郎士元《送长沙韦明府》诗:“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 教胄

    《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孔传:“胄,长也。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以歌诗蹈之舞之,教长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后以“教胄”谓向后学讲解经义。南朝 梁萧统《谢敕参解讲启》:“将应

  • 拈花

    同“拈花一笑”。清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蒲团已悟拈花案,尺素争传倒薤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闵预》:“学簪花而舍拈花,何为不可;倩贝叶以充红叶,何便如之?”【词语拈花】   汉语大词典:拈花

  • 枕戈饮胆

    同“枕戈尝胆”。《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见“枕戈尝胆”。《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扣心泣血。”【词语枕戈饮胆】  成语:枕戈饮胆汉语大词典:枕戈

  • 昆山一片

    同“昆山玉”。唐刘轲《玉声如乐》诗:“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蜉蝣:虫名,生存期极短,据说朝生暮死。楚楚:整齐鲜明的样子。 蜉蝣的翅膀,好比人穿的漂亮的衣裳。语出《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宋.吴淑《衣赋》:“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纩为茧而縕为袍

  • 面能干唾

    源见“唾面自干”。形容宽忍处世,居卑无争。宋陆游《世事》诗:“世事如今尽伏输,面能干唾况其余。”

  • 寿阳

    同“寿阳妆”。宋晁补之《万年欢.梅》词:“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