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诗外传》卷九:“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树想静下来,可是风一直吹个不停;儿子想赡养父母,但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以致不能长期尽孝心。流逝的岁月一去不复返,故去的亲人也不会再生。后以“树欲静而风不止”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典故。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缓和一下,他进攻,那也好,我们取得主动。正像人民日报一篇社论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要吹风嘛!他要吹几级台风。那末好,我们就搞‘防护林带’。”


其他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不让它静止。比喻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张贤亮《土牢情话》3章:‘~’嘛,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多用于表述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们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哲理。→事与愿违 大势所趋 ↔适可而止 恰如其分。也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静而风不停”、“树欲息而风不停”。


【词语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树欲静而风不止汉语词典:树欲静而风不止

猜你喜欢

  • 希微

    《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后因以“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晋陆云《荣启期赞》:“溯怀玄妙之门,求意希微之域。”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君主不守机密,就会使臣下受损害;臣下不守机密,就会使自身受损害。 旧指慎守机密之重要。语出《易.系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宋.田锡《将赴泰州上奏

  • 悲团扇

    同“悲秋扇”。清彭孙遹《菩萨蛮.读书》词:“新妆娇半面,莫使悲团扇。”

  • 覆车粟

    《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益都耆旧传》:杨宣为河内太守,行县,有群雀鸣桑树上。宣谓吏曰:‘前有覆车粟,此雀相随,欲往食之。’行数里,果如其言。”汉杨宣字君纬,据说他能通鸟言,在一次行县途中,根据雀噪,便

  • 诛茆

    同“诛茅”。闽徐夤《新葺茆堂》诗:“剪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词语诛茆】   汉语大词典:诛茆

  • 南斗龙光

    源见“丰城剑气”。谓直射星斗的剑光。因丰城剑之一为龙泉,故称剑光为龙光。亦比喻志士豪情。清钱谦益《读新修滕王阁诗文集》诗之一:“夜深南斗龙光起,不为干将在狱中。”

  • 山公藻鉴

    源见“山公启事”。借指善于甄拔人才者的品评鉴别。清蒲松龄《上某府尊》:“一品题而增善价,是不能无望于山公之藻鉴耳。”

  • 燕昭市骨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

  • 真臞

    源见“臞儒”。指有操守、才能的隐士。金元好问《病中》诗:“膏粱无急变,山泽有真臞。”

  • 胡蝶梦

    同“蝴蝶梦”。唐崔涂《春夕旅怀》诗:“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元 萨都剌《织女图》诗:“水心惊起鸳鸯飞,花底不成胡蝶梦。”【词语胡蝶梦】   汉语大词典:胡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