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为天下先

无为天下先

《老子》第七十六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认为保持自己立身行事的三条原则即柔慈、俭朴、不争天下事的风头,是非常重要的。慈能生勇气,俭可致宽裕,不争先反能成事物的首领。这正体现了老子无为而自安的生活理想。后因用为典实。

唐.李山甫《遣怀》诗:“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老子主张为人处世,不作天下人的先行者,凡事不冒风险而激进争先。后常借以表示韬晦自安的处世哲学与生活态度。

唐.李山甫《遣怀》:“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词语无为天下先】   汉语词典:无为天下先

猜你喜欢

  • 壤流

    同“土壤细流”。清顾炎武《与友人书》:“而擿埴索涂之夫,不足为壤流之一助矣。”【词语壤流】   汉语大词典:壤流

  • 攫金

    《列子.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扑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淮南子.氾论训》亦记其事。后因以“攫金”

  • 冤盆覆

    源见“覆盆”。谓铸成冤案。清 杨潮观《夜香台持斋训子》:“你就平心惟恐冤盆覆,怎禁那三木下细推求。”

  • 还笏谏

    源见“扑杀此獠”。指不顾一切对君王过错坚决劝谏。唐唐彦谦《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诗:“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

  • 范滂车

    同“范滂揽辔”。清杨静《怀人》诗:“留客未悬徐孺榻,忧时空忆范滂车。”

  • 易子而食

    《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子围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子:指儿子或女儿,古代男孩和女孩都可称为子。)而食,折骸以爨(音cuàn,烧火做饭)。虽然城

  • 耳顺

    同“耳顺之年”。《旧唐书.刘祥道传》:“壮室而仕,耳顺而退。”亦借指六十之数。清尹会一《与王若霖吏部书》:“寄呈耳顺,聊备薪水,节留数月之用,为祷!”【词语耳顺】   汉语大词典:耳顺

  • 重郭隗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燕昭王礼遇贤士郭隗。后用为招揽贤士之典。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 敢怨而不敢言

    同“敢怒而不敢言”。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并列怨,怨恨,极不满。内心怨恨或不满,但不敢说出。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 食鱼

    源见“冯驩弹铗”。比喻幕宾受到重视、优待。唐方干《赠处州段郎中》诗:“德重自将天子合,情高元与世人疏。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词语食鱼】   汉语大词典: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