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帝却马

文帝却马

却马:拒绝别人送给的骏马。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汉高祖子。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他以代王入为皇帝。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兴修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汉文帝执政不久,有人献千里马。汉文帝下诏说:“我外出时,鸾旗仪仗队在前方开路,随从的车队殿后紧跟,每天不过走个三五十里路。如果让我骑上千里马,一个人要跑到哪里去呢?”于是把千里马还给献马者,赏给路费令其回家。汉文帝颁布诏令说:“我不接受任何礼物,下令让各地臣民一律不准再请求前来京城献上各种宝物。”从此之后,安闲享受、贡珍献宝、歌舞宴乐的风气一扫而光。

【出典】:

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2832页:“至孝文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当此之时,逸游之乐绝,奇丽之赂塞,郑卫之倡微矣。”

【例句】: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议者咸谓汉文却马,晋武焚裘之事,复见于当今矣。”唐·白居易《八骏图》:“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猜你喜欢

  • 遏音

    同“遏密”。唐宋璟《请停仗内音乐奏》:“四齐虽许作乐,三载犹在遏音。”【词语遏音】   汉语大词典:遏音

  • 未知鹿死谁手

    鹿:指猎取的对象,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语本《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勒因飨酒酣,笑曰:‘朕

  • 暖气寒谷

    《文选》卷二一南朝宋.颜延年《秋胡诗》唐李善注引汉刘向《别录》:“邹衍在燕,有谷,寒不生五谷,邹子(齐人邹衍,参见“飞霜冤”)吹律(演奏音乐)而温至,生黍也。”邹衍吹律所以能使寒谷变暖,五谷兹生,传说

  • 弥天秀

    源见“弥天对”。形容僧人修行高深。唐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阇寺》诗:“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 嵇吕亲

    同“嵇吕心期”。清顾云《移居盋山》诗:“迹比嵇 吕亲,游岂惠 庄逊?”

  • 无适无莫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刘宝楠《论语正义》:“皇疏引范宁曰:‘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惟仁义是亲也。’”“无适无莫”通常解释为情无亲疏

  • 粗服乱头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容止》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晋河东闻喜人裴楷,字叔则。仪表俊秀,脱去帽子,粗服乱头,也很漂亮

  • 青骡

    《鲁女生别传》:“李少君死后百余日后,人有见少君在河东蒲坂乘青骡,帝闻之,发棺,无所有。”(据《太平御览》卷九〇一引)据传,汉代方士李少君死后曾乘青骡出没于河东一带。后人遂在诗文中将“青骡”用作咏神仙

  • 不问皂白

    同“不分皂白”。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一直的往东走去。”见“不分皂白”。郁达夫《沉沦》5:“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一直的往东走去。”【词语不问皂白】  成语:不问皂白汉语大词

  • 宗子图

    源见“卧游宗炳”。指山水画。明吴应箕《陈水部园亭》诗:“移指愚公谷,游堪宗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