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裨之柿。”唐.李贤注引《广志》:“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据传,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称大谷梨,品质优异,海内仅有树一
复:实行。 表示诺言能够兑现。语出《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熹集注:“复,践言也。”唐.张九龄《敕授十道使》:“朕所设官,以待能者。朝之优秩,必归令誉。言可复也,宜副朕怀
同“笑里藏刀”。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熏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见“笑里藏刀”。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毒性有如蜂虿。”【词语笑处藏刀】 成语:笑
《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斗谷,复姓;于,音wū;斗谷于菟即令尹子文)为令尹,自毁(减少)其家,以纾(援解)楚国之难。”斗谷于菟作楚国令尹时,用尽自家之财援助国家,缓解楚国的困难。后因以“毁家
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应当有所建树。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
源见“蒲柳姿”。指体质衰弱的老年人。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怅心。”
毅然:刚强的样子。 难道不是果敢的大丈夫吗? 用反诘的语气称颂人有大丈夫气度。语出宋.苏轼《范增论》:“为增计者,力能诛(项)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明.金寔《送职方郎中王君赴
《三国志.魏书.裴潜传》:“潜出为沛国相,迁兖州刺史……谥曰贞侯。”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潜为兖州时,尝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挂柱。”三国时魏兖州刺史裴潜去任时,留一胡床挂于柱间。后遂用为
《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的意思是说,齐国牛山的树木曾经是郁郁葱葱极美好的,因为地处大国都城的郊外,人们拿着斧斤经常去砍伐,那又怎能保持其美好呢?
同“衔环报”。唐元稹《有鸟二十章》诗之十四:“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