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弘演纳肝

弘演纳肝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后因以“弘演纳肝”为杀身报主之典。《隋书.诚节传序》:“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卫懿……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之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典源】《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 所贵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翟人至,及懿公于荣泽(一作荧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bo)。’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韩诗外传》 卷七、《新序》 卷八亦载。

【今译】 春秋时,卫懿公有臣子名叫弘演,当弘演奉命出使未归时,翟(狄) 人攻打卫国,因懿公虐民好鹤,宠爱宫人,百姓不战而溃逃。翟人在荣泽杀死懿公,尽食其肉,仅剩其肝。弘演归来,先向懿公的肝禀报使命完成,呼天抢地,极尽悲痛。然后剖腹,将自己的腹脏挖出,装入懿公的肝而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忠君至死不移。

【典形】 弘演肝、弘演纳肝、纳肝人、纳肝卫演。

【示例】

〔弘演肝〕 清·王夫之《为晋宁诸子说春秋》:“荧泽弘演肝,伊川辛有泪。”

〔弘演纳肝〕 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之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纳肝人〕 清·潘来《羊城杂咏》:“异代流风多感激,草间时有纳肝人。”


【词语弘演纳肝】   汉语词典:弘演纳肝

猜你喜欢

  • 吞象

    源见“蛇吞象”。比喻贪婪狠毒。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词语吞象】   汉语大词典:吞象

  • 礼防

    以礼防止言行越规;以礼约束自己。《礼记.纪解》:“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水患;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曹植《洛神赋》:“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

  • 咬菜根

    朱熹《小学》卷六:“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此说又见宋.吕本中《东莱吕紫薇师友杂志》。咬菜根,是比喻过艰苦的生活。一个人如果能吃得苦,当然百事便都可做,而且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后因以“

  • 谢傅舅甥贤

    《晋书.谢安传》:“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晋太傅谢安与外甥羊昙都是贤士,又情深谊厚。后遂用为称美甥舅之典。唐.武元

  • 不识东家

    源见“东家丘”。“不识东家丘”的略语。谓不识近邻是圣贤。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荀济人非许、郭,不识东家,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述宾 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

  • 欲速不达

    参见:欲速则不达见“欲速则不达”。余国振《生活第二乐章:漩涡》:“这无疑是~,纸上谈兵。”【词语欲速不达】  成语:欲速不达汉语大词典:欲速不达

  • 夷甫诸人

    《晋书.桓温传》载:温自江陵北伐,“过淮 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王衍字夷甫,兴清谈之风,不理政务,导致邦家沦丧。后以“

  • 训器

    《荀子.宥坐》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见敧器,“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

  • 岳阳三醉

    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上有吕先生留题云:‘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今不见当时墨迹,但有刻石耳。”元代马致远有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吕岩,俗称吕

  • 废书而泣

    见“废书而叹”。《史记·乐毅列传》:“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