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富贵浮云

富贵浮云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吃粗粮),饮水(喝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用不义的手段求取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他是不取的。后以“富贵浮云”表示把富贵看得像浮云一样轻。

元.杨朝英〔双调.水仙子〕:“六神和会自安然,一日清闲自在仙,浮云富贵无心恋,盖茅庵近水边,有梅兰竹石萧然。”又比喻富贵利禄变化无常。金.元好问《赵元德御史之兄七秩之寿》诗:“富贵浮云世态新,典刑依旧老成人。”


主谓 把富贵看得像浮云似的。语本《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老残游记》3回:“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虽说~,未免太高尚了罢。”也比喻功名利禄变幻无常。金·元好问《赵元德御史之兄七秩之寿》:“~世态新,典刑衣旧老成人。”△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富贵不淫


【词语富贵浮云】  成语:富贵浮云汉语词典:富贵浮云

猜你喜欢

  • 乳媪讥

    《宋史.何承天传》:“(承天)除著作佐郎,撰国史。承天年已老,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颍州荀伯子嘲之,常呼为弥母。”妳(nǎi同妳、奶)母,乳母也。宋朝何承天任命为著作佐郎,修撰国史,因他年老,诸同僚有人

  • 董卓然腹

    同“燃脐”。《晋书.王敦传》:“昔王莽漆头以?车,董卓然腹以照市。”

  • 伏波铜柱

    同“伏波标柱”。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灿星臣而增辉,挂文字而不灭。虽汉家金茎,伏波铜柱,拟兹陋矣。”清宋琬《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金穿石泐陵谷徙,我公之功不与伏波铜柱同尘埋。”

  • 漳滨多病

    同“漳滨卧”。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多病竟无憀。”

  • 墙仞

    源见“夫子墙”。喻贤者之门。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绛启》:“伏自不窥墙仞,九年于兹。”宋苏轼《贺孙枢密启》:“某限以郡符,阻趋墙仞。”【词语墙仞】   汉语大词典:墙仞

  • 颠倒孙山

    源见“名落孙山”。谓考试应中的未中,该录取的未录取。清蒲松龄《广额》之三:“颠倒孙山,买春钱空烦良友。”

  • 入海求仙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僊(同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

  • 蜩螗羹沸

    见“蜩螗沸羹”。梁启超《论美菲英杜之战事关系于中国》:“虽中原逐鹿,刘兴项仆,~,而彼一无所闻焉。”【词语蜩螗羹沸】  成语:蜩螗羹沸

  • 咸五登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五,指黄帝(轩辕)、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唐尧、虞舜五帝;三,指夏禹、商汤、周武王三王。后以“咸五登三”称

  • 忆遂初

    同“赋遂初”。宋徐铉《寄江都路员外》诗:“县斋晓闭多移病,南亩秋荒忆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