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孤陋寡闻

孤陋寡闻

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古人通过教育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问题已经发生,再去禁止,就会发生抵触,不容易接受。超过了年龄再去学习,费力大而又不易成功。杂乱无章地进行教育,而不循序渐进,教学就不会搞好。自己单独学习而没有师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同坏朋友交往,就会违背师长教导。讲不正经的话,就会荒废学业。这六条,是教育方法上失败的教训。

【出典】: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扦(g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僻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例句】:

西晋·葛洪《抱朴子·自叙》:“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通。” 唐·浩虚舟《解议围赋》:“故得学海长清,言仇不起,百家咸凑其轨辙,六籍各分其疆理。是使孤陋寡闻之徒,永愿伏膺而已。”


并列 学识很浅,见闻很少。语本《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卧龙生《玉剑香车》:“小弟~,哪里知道这些事,但不知那‘剑消魔灾’是什么出身?”△贬义。用于描写学识见地。也作自谦词。→管窥筐举 寡见少闻 寡见鲜闻 浅见寡闻 浅见寡识 浅见薄识 才疏学浅 ↔博古通今 见多识广 真知灼见学贯中西 独得之见。也作“固陋寡闻”。


【词语孤陋寡闻】  成语:孤陋寡闻汉语词典:孤陋寡闻

猜你喜欢

  • 青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司马贞索隐引伏俨曰:“青琴,古神女也。”后以“青琴”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唐李贺《秦王饮酒》诗:“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词

  • 丰干舌饶

    同“丰干饶舌”。清毛奇龄《答景文上人过赠原韵》:“莫嫌陶令眉频皱,犹喜丰干舌未饶。”

  • 望舒

    源见“月御”。传说中指为月驾车的神。明何景明《告咎文》:“饬望舒以驰范兮,戒羲和以正御。”也借指月亮。晋张协《杂诗》之八:“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唐 耿?《喜侯十七校书见访》诗:“谁为须张烛,凉空

  • 黑头取方伯

    源见“黑头公”。指年少有为。唐李白《悲歌行》:“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 衰如充耳

    褎( ㄒㄧㄡˋ xiù )如:傲慢自大的样子。充耳:原是一种挂在耳旁的首饰。这里语带双关,有充耳不闻的意思。 表示塞耳不闻。语出《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郑玄笺:“充耳,塞耳也。

  • 投局

    《南史.谢弘微传》:“弘微(名密)性宽博,无喜愠。末年尝与友人棋,友人西南棋有死势,复一客曰:‘西南风急,或有覆舟者。’友悟乃救之。弘微大怒,投局(棋盘)于地。识者知其暮年之事(意指人到晚年,或因疾病

  •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见〔仇人相见,分外眼明〕。见“仇人见面,分外眼明”。《水浒传》68回:“宋江看了,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卢员外建功,怒者恨史文恭射杀晁天王,~”。【词语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成语: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汉

  • 粉署

    同“粉省”。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清朱彝尊《送叶参议映榴督储楚中》诗:“道山橐笔入,粉署含香趋。”【词语粉署】   汉语大词典:粉署

  • 南薰吟

    同“南风”。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方袭缁衣庆,永奉南薰吟。”

  • 运斤质

    同“郢质”。宋苏轼《书文与可墨竹》诗:“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