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桑榆,树名。日落于西方,余光尚留于树上,故以此指傍晚。全句指经过努力,形势会迅速扭转。早晨失去,不到晚间就重新收回。冯异(?-34年),字公孙,颖川父城(今河南平顶山)人,光武帝大将。建武三年(27年),以征西大将军与邓禹、邓弘等共击赤眉,因彼此计划不协调而遭挫折,死伤者3000余人。不久,冯异又集合数万军队与赤眉会战,同时,又令敢死之士伪作赤眉军,伏于道侧,终于大败赤眉军,先后降其部众近20万。光武帝闻知大捷,特地发信慰劳他说:“消灭了赤眉,所有将士十分劳苦,开始虽然打了败仗,现在终于大获全胜,扬眉吐气,可以说得上早晨有所损失,晚上即将形势扭转,马上我就要论功行赏,用以酬劳你们建立的功勋。”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46页《冯异传》:“(帝)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例句】: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并列 东隅,指日出处;桑榆,指日落处。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取得了胜利;或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了收获。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载刘秀《劳冯异诏》:“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姚雪垠《李自成》卷3:“剿,今后如何用兵,必须立即妥善筹划,以期~。”※隅,不读作ǒu。△多用于描写得失兼而有之的人或事。→堤内损失堤外补。也单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词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汉语词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猜你喜欢

  • 三祝

    同“三多”。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才谢八能,莫叶钧天之奏;情深三祝,惟同嵩岳之呼。”【词语三祝】   汉语大词典:三祝

  • 白猿翁

    同“白猿公”。唐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词语白猿翁】   汉语大词典:白猿翁

  • 聪明自误

    同“聪明反被聪明误”。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马士英有才艺》:“录而存之,非谓不以人废言,欲使世之阅其文者,知其聪明自误耳。”主谓 玩弄小聪明,反而害了自己。宋·苏轼《洗儿戏作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

  • 鵷鹭班

    源见“鹭序鵷行”。指朝见帝王时按官品次序排列的群臣。明 汤式《端正好.元日朝贺》曲:“鵷鹭班文僚武僚,熊虎队龙韬豹韬。”

  • 龙蟠虎绕

    源见“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并列 比喻地势雄壮险要。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词:“物外新闻,凤歌鸾翥,~。”△用于写地势。→

  • 闻雷

    源见“失箸”。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词语闻雷】   汉语大词典:闻雷

  • 方朔市朝

    源见“大隐金门”。谓在朝廷为官。柳亚子《陈此生索诗次沈雁冰韵一首》:“方朔市朝君且隐,梁鸿羁旅我奚居。”

  • 鲁馆

    《左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注:此王姬,指周天子之女)之馆于外(据汉.郑玄《箴膏肓》说,宫庙、朝廷各有定处,为天子女筑别馆,故宜筑于宫外。唐.孔颖达疏认为是城外)。”春秋时,鲁庄公以周王同姓的关

  • 胶漆

    源见“陈雷胶漆”。比喻友情极深,像胶漆相投,亲密无间。唐白居易《和〈寄乐天〉》:“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词语胶

  • 鼠璞

    旧题周.尹文《尹文子.大道下》:“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音xī,把田兽的肉晒成干肉叫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诣郑贾(音gǔ)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