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终:完了。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语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大人的分付,着我先进城去,寻那杨金吾刘衙内。”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秀才,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昨日已许秀才,去后决不相误。”《金瓶梅》五六回:“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我今日好歹要大官人助你些就是了。”《儿女英雄传》一七回:“再说这尹先生他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也得让他交得个排场去。”也单引作〔受人之托,终人之事〕。《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女待诏道:‘说来果忒希奇,忒好笑。我若不说,便不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猜你喜欢

  • 池尽墨

    同“池黑”。唐张祜《酬房子客郊居》诗:“近日稍闻池尽墨,他时谁见壁藏书?”

  • 溪壑可盈,是不可餍

    溪:山间流水。壑:深沟,坑谷。盈:满。是:这个,指代人的欲望。餍:足。 溪壑还可填满,但欲壑是不能满足的。语出《国语.晋语八》:“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一

  • 因噎废食

    比喻因小而废大,或怕做错事而索性不干。如果因为发生了吃饭噎死的事,就不许人进食,这是荒谬的;如果发生了乘船淹死的事,就不许天下人乘船,这是荒谬的;如果因为发生了进行战争而亡国的事,就要废止一切战争,这

  • 郢曲

    源见“曲高和寡”。泛指乐曲。南朝 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郢曲琴空奏,羌笛音自哀。”【词语郢曲】   汉语大词典:郢曲

  • 羞山鸡

    源见“楚凤”。表示内心真诚。唐李白《赠范金乡》诗:“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词语羞山鸡】   汉语大词典:羞山鸡

  • 枭卢

    古代赌具六博中的两种采色,以枭为么,以卢为六,得枭者胜,得卢次之。杜甫《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唐代韩愈《送灵师》诗:“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一说,一掷五子皆黑,称卢,最为胜

  • 不即不离

    佛家语。《圆觉经》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即:接近。后多用来指与人的关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或对人的态度既不亲密,也不冷淡。并列 原为佛家语,指既不同一,也不相异。后指人的关系不太亲近,也不太疏远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人皆亲如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全传》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

  • 善卷

    上古时候的隐士。《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

  • 胶续

    源见“续弦胶”。谓妻死续娶。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天缘巧合》:“弟既丧偶,胡不早为胶续,虚此韶年?”《聊斋志异.小翠》:“公大忧,急为胶续以解之,而公子不乐。”【词语胶续】   汉语大词典: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