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许由洗耳”。谓去污浊而就净土。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词语洗耳投渊】 成语:洗耳投渊
源见“夫子墙”。喻贤者之门。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绛启》:“伏自不窥墙仞,九年于兹。”宋苏轼《贺孙枢密启》:“某限以郡符,阻趋墙仞。”【词语墙仞】 汉语大词典:墙仞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元命苞》:“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孔丛子.居卫》:“惜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太平御览》引《尚书大传》:“尧八眉……八者,如‘八’字者也。”传说上古帝王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
源见“竖刁”。指宦官。《后汉书.黄琼传》:“诸梁秉权,竖宦充朝。”【词语竖宦】 汉语大词典:竖宦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十《支植》下:“卫公(指李靖,因改封为卫国公,故称)言北都(指太原地方)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主管寺中事务的僧人),每日报竹平安。”唐朝李靖镇守北都时,
同“坦腹东床”。清宋琬《题王婿五文小像》词:“羡白玉床边,右军坦腹;乌衣巷口,小女提罂。”
见“染指于鼎”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篇》:“故嗣是而兴者,如郭景纯、阮嗣宗……皆不屑染指建安之羹鼎,视子建蔑如矣。”
不入门不能升堂,不升堂不能窥见奥深,所以用“堂奥”比喻深邃之处。晋代枣腆《答石崇》诗:“窥睹堂奥,钦蹈明规。”后人对学问粗得门径而未曾深入者,称为“未窥堂奥”。【词语堂奥】 汉语大词典:堂奥
同“刺史天”。唐戎昱《赠宜阳张使君》诗:“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词语两重天】 汉语大词典:两重天
同“严子”。唐李白《酬崔侍御》诗:“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前蜀韦庄《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亦指严陵濑。宋杨万里《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