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犁生骍角”。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犁牛之子》:“故孔子有犁牛骍角之喻,以其字为戏耳。”见“犁生骍角”。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犁牛之子》:“故孔子有~之喻,以其字为戏耳。”【词语犁牛骍角】 成语:犁
源见“丁宽易东”。代指经学大师。宋范仲淹《上张侍郎》:“恭惟留守侍郎,崇直古道,茂冠人彝……经纬抗鲁云之作,论思倾丹石之衷。仁助南薰,下解吾民之愠;道侔‘东易’,旁洗庶物之心。”【词语东易】 汉语
参见:书剑
同“百炼钢”。宋范成大《外舅挽词》:“植德千章茂,硎材百炼刚。”【词语百炼刚】 汉语大词典:百炼刚
源见“鲲鹏展翅”。指鲲鹏。借喻奋发有为、非同凡响的人物。唐羊士谔《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乃赋诗十四韵刻于石壁》:“谁谓天池翼,相期宅畔吟。”【词语天池翼】 汉语大词典:天池翼
同“名动金瓯”。宋石孝友《望海潮.元日上都运鲁大卿》词:“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隐,归拜富民侯。”【典源】 唐·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唐)玄宗善八分书,凡命相,皆先以御笔书其姓名,置案
平( ㄆㄧㄢˊ pián ):辨别。亦作“辨”、“辩”,古字皆通。秩:次序。东作:谓春耕。分别次第,以便从事春耕。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孔安国传:“秩,序
《南史.曹景宗传》载:南朝梁武帝曾于华光殿宴饮,令沈约等赋韵连句,武将曹景宗不得韵,意不平。帝谓“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时景宗已醉,求之不已,而分韵已尽,唯余“竞”、“病”二字。景宗操
唐.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用蜂酿蜜来比喻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但究竟是赞扬“蜂”的舍己精神,还是不甘为人“作嫁衣裳”呢?使人反复咏叹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拔上鞋子而破了后跟。形容衣履不周。《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宋.李光《读易详说》卷四:“原宪之贫,捉襟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