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偃禾起

偃禾起

太平御览》卷八四引《琴操》:“周金縢者,周公作‘金縢书’也。武王薨,太子诵袭(继承)武王之业,年七岁,不能统理海内,周公为摄政。是时周公囚诛管(叔)、蔡(叔)之后,有谤公于王者,言公专国之权,诈策谋,将危及社稷,不可置之。成王闻之,勃然大怒,欲囚周公。周公乃奔于鲁而死。成王闻公死,且怒之,而伤之,以公礼葬之。天乃大暴风疾雨,禾稼皆偃(伏),木折伤。成王惧,发金縢之书,见周公所为武王悼、命以身赎之书,成王执书而泣曰:‘谁言周公欲危社稷者?’取所谗公者而诛之,戮于国。天乃反风霁雨,禾稼复起。成王作思慕之歌。”

又《艺文类聚》卷一引《尚书》:“周公居东二年,天大风,禾尽偃,大木斯(离、析)拔。王(周成王)启金縢(音téng)之书,迎周公(周公名旦,武王弟,成王叔)。天乃返风,禾尽起。”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为了安定天下,周公姬旦代理朝政。管叔蔡叔等散布流言,攻击周公危害国家。后管、蔡又勾结武庚一起叛周。周公奉成王之命,在诛灭武庚、流放了管、蔡后,避居东都。当时适遭天灾,周成王开启金縢书(武王病中,周公向三王祈祷,请求代武王病。史官记录祝辞,放在金縢柜中。这就是后世所称的“金縢书”),才知道周公公正勤劳,于是执书悔过,迎接周公回来。这时,原先被暴风刮倒的庄稼,又全都直立起来。

“偃禾起”的故事虽带有天人感应的唯心论色彩,但周公的公正诚实,成王的自责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旧时迷信,故常以“偃禾起”用为天人感应,天助有道的典故。

《会稽典录》载:天大旱,夏香谏县令葛君说:“昔殷汤遭旱,以六事自责,而雨泽应澍(澍,雨润物);成王悔过,偃禾复起。”


猜你喜欢

  • 斗筲之人

    比喻才智短浅,见识浅薄,器量狭小之人。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怎样做才够得上士。孔子回答他,能够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出使各国能圆满完成君主的使命,就可以算士了。子贡又问,那么次一等的怎样?孔子说,家族中称赞

  • 铸鼎刊魍魉

    同“铸鼎穷神奸”。明陈子龙《策勋府行》诗:“弯弓亲自扫欃枪,铸鼎犹思刊魍魉。”

  • 未知鹿死谁手

    鹿:指猎取的对象,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语本《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勒因飨酒酣,笑曰:‘朕

  • 汉皋捐珮

    同“汉皋解佩”。清查慎行《沁园春.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阕》词:“洛浦凌波,汉皋捐珮,想像冰肌映玉颜。”此写水仙如汉水上解佩仙女。

  • 幕下莲

    同“幕府莲花”。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冉弱营中柳,披敷幕下莲。倘能容委质,非敢望比肩。”

  • 金作赎刑

    金:黄金。 古代犯人误犯刑律,允许出金赎罪。语出《书.舜典》:“金作赎刑。”孔安国传:“金,黄金。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汉.王符《潜夫论.述赦》:“金作赎刑,赦作宥罪,皆谓良人吉士,时有过误,不幸

  • 明四目

    《尚书.虞书.舜典》:“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唐.孔颖达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也。”据《尚书》记载,舜即位后曾向四岳求教,并要求群臣远视四方,以广开视听。后以“明四

  • 华不挥金

    源见“锄挥瓦中金”。借指人有仕宦意。清王夫之《续落花诗》之二:“梅知解绂宜名福,华不挥金旧是歆。”

  • 买顾

    旧题汉.刘向《列女传.节义传.楚成郑瞀伟》:“郑瞀者……楚成王之夫人也。初,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行不顾,徐步不变。王曰:‘行者顾。’子瞀不顾。王曰:‘顾,吾以女为夫人。’子瞀复不顾。王

  • 徐榻

    同“徐稚榻”。唐杜正伦《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节》诗:“李门余妄进,徐榻君恒设。”唐黄滔《祭陈侍御峤》:“旋以孔罇引满,徐榻解悬。”【词语徐榻】   汉语大词典:徐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