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柳三眠

人柳三眠

《三辅旧事》(清.张澍辑):“汉武帝苑中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宋赵令畴《候鲭录》卷二:“李商隐《江之嫣赋》云:‘岂如河畔牛星,隔岁祇闻一过。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汉苑有人形柳,一日三起三倒。”

人柳即柽柳,又称垂丝柳、观音柳。落叶小乔木,供观赏,枝叶可入药。柳眠指柳条下垂静止之态,三眠则指时时伏倒,在飘拂摇荡中暂息。

明.徐渭《子侯芳园》诗:“未羡三眠柳,那论并萼莲。”清.钱谦益《呈云间诸好》诗:“仙桃方照灼,人柳正蹁跹。”


【典源】《三辅旧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今译】 传说汉代御苑中有柳树,形状像人,称为人柳,一天之间三卧三起。

【释义】 后以此典咏柳或咏春色;也用以形容女子的腰肢。

【典形】 汉家旧苑眠、柳梦三、柳眠、眠柳、三眠、三眠柳、三眠杨柳、三起三眠、杨柳三眠、苑中柳未眠、春轻柳未眠、堤柳几眠、弱柳三眠、柳未三眠、上林柳眠。

【示例】

〔汉家旧苑眠〕 宋·刘筠《柳絮》:“汉家旧苑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柳梦三〕 明:袁宏道《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瘦削山客独,酣沉柳梦三。”

〔柳眠〕宋·陆游《葺圃》:“曾求竹醉日,更问柳眠时。”

〔眠柳〕 明·汤显祖《紫箫记》:“花径软,助情多,合昏眠柳夜舒荷。”

〔三眠〕 清·王夫之《碧芙蓉· 阙题》:“花有恨,一枝不稳; 柳如人,三眠已倦。”

〔三眠杨柳〕 宋·朱淑真《晴和》:“百结丁香夸美丽,三眠杨柳弄轻柔。”

〔三起三眠〕 清·周志蕙《柳》:“岁岁逢春春可怜,争禁三起又三眠。”

〔杨柳三眠〕 明·黄峨《二郎神》:“雪絮成团帘不卷,日长时杨柳三眠。”


猜你喜欢

  • 许由

    源见“许由洗耳”。传说中的隐人高士。南朝 梁江淹《为萧太傅谢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支伯,迎云山而揖许由,激昂荣华之间,沈潜珪组之内。”【词语许由】   汉语大词典:许由

  • 虎啸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

  • 同床异梦

    同睡在一张床上,各做各的梦。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各有各的打算。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章:“但彼等乌合之众,同床异梦,一战即溃。”亦作“同床各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虽琵琶别抱,已负旧

  • 钓璜

    梁.沈约《宋书.符瑞志上》:“王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五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璜是佩玉的一种。撰是拿的意

  •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媚:爱。言:问讯。 意谓旁人从远方归来,进门只知爱自己的家人,谁也不来慰问一下自己。 表示孤寂而缺少慰藉。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 代妤摩笄

    《战国策.燕策一》:“昔赵王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勾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之可以击人。与代王饮而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歠(音chuò,羹汤),即因反斗击之。’于是酒酣

  • 拔茹

    同“拔茅连茹”。明唐顺之《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宁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绝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词语拔茹】   汉语大词典:拔茹

  • 不值一文钱

    值:货物的代价。原作“直”。文:旧时货币单位。 连一文钱也不值。 形容价值很低。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嗫耳

  • 文翁化蜀

    文翁是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年轻时勤奋好学,通晓《春秋》。汉景帝末年出任蜀郡太守。他为政推崇仁教,重视教化,他看到蜀地偏远,民风鄙陋,决心加以诱导。从郡、县内挑选聪明能干的十几位年青官吏,亲

  •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