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马渡江

五马渡江

晋书.元帝纪》:“太安(晋惠帝年号)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王室沦覆,帝(指琅琊王司马睿,后即位,即晋元帝)与西阳(西阳王司马羕)、汝南(汝南王司马祐)、南顿(南顿王司马宗)、彭城(彭城王司马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此事又见《晋书.五行志》、《艺文类聚》卷十三引《晋阳秋》。

晋帝宗族姓司马,故五王称五马。古人迷信,旧史认为晋时这首童谣,是永嘉中五王南奔渡江,司马睿登极的预兆。后常用“五马渡江”咏叹东晋建立或比喻王室南奔。

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牛的吼声所及的距离。《翻译名义集》三“数量”:“拘庐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吼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作庵人。”


【典源】《艺文类聚》卷十三引《晋阳秋》曰:“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王室沦覆,唯琅琊、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晋书·元帝纪》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元帝司马睿,庙号中宗,先时本为琅邪王。永嘉年间,北方大乱,琅邪、西阳等五王南渡过江,琅邪王立为元帝,建立东晋。当时有童谣说:“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释义】 后以此典指帝王南渡,建立帝业。

【典形】 渡江天马、浮五马、化龙东骛、南渡马、群马南渡、五马渡江、五马南来、一马化为龙、龙马渡江、白马江东去。

【示例】

〔渡江天马〕 宋·张孝祥《满江红·于湖怀古》:“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浮五马〕 清·王士禛《金花潭》:“仓皇浮五马,憔悴掩双蝉。”

〔化龙东骛〕 唐·李善《上文选注表》:“长离北度,腾雅咏于圭阴; 化龙东骛,煽风流于江左。”

〔南渡马〕 清·袁牧《抵金陵》:“天意两回南渡马,秋痕满地故宫花。”

〔群马南渡〕 唐·韩愈《桃源图》:“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五马渡江〕 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

〔一马化为龙〕 唐·孙逖《杂言丹阳行》:“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词语五马渡江】  成语:五马渡江汉语词典:五马渡江

猜你喜欢

  • 毅魄

    《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后以“毅魄”指英灵。清黄景仁《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乌江头,知君毅魄羞江流。”也指鬼雄。郭沫若《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 尚齿会

    唐武宗会昌五年三月,白居易邀约前怀州司马胡杲等在家中宴会,赴会者都是七十岁以上老人,见于他所作《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

  • 饮醇近妇

    醇(chún纯):浓烈酒。此典指信陵君魏无忌因魏安厘王听进离间毁谤流言而对他不信任,他每天喝浓烈酒、多接近女色。后以此典比喻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意志消沉,沉湎于酒色之中。信陵君魏无忌夺取兵符,救赵退秦后

  • 靖节松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又《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又《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

  • 玄妙

    同“玄之又玄”。《吕氏春秋.勿躬》:“精通乎鬼神,深微玄妙,而莫见其形。”【词语玄妙】   汉语大词典:玄妙

  • 相见恨晚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后因以“相见恨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花城》1981年增刊4期:“吴非发现,逗趣地:‘怎么样,黎小姐,有没有相

  • 金匮石室

    匮:古同“柜”,指收藏衣物的家具。古代朝廷收藏重要文书的处所。《汉书.高帝纪下》:“(帝)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颜师古注:“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封之,保慎之义。”清.汪

  • 弋者慕

    参见:弋者何篡

  • 辙中鱼

    同“涸辙之鲋”。唐窦常《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思凌天际鹤,言甚辙中鱼。”【词语辙中鱼】   汉语大词典:辙中鱼

  • 不追既往

    见“既往不咎”。清·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李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词语不追既往】  成语:不追既往汉语大词典:不追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