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乞食吹箫

乞食吹箫

指伍子胥逃难,吹奏如笛、箫之竹管乐器篪(chí池)来讨饭吃。后以此典比喻志士流浪飘泊,处境艰难困窘。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字子胥。他父亲伍奢是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太师,辅太子建。少师费无极谗害太子建于楚平王,伍奢因直言被杀害。还要诛杀其子伍子胥,伍子胥逃难去吴国(今江苏地区)。伍子胥装载在袋子里逃出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春秋时当吴、楚两国交通要冲),夜里行走,白天躲藏,到达陵水(今江苏溧水,又名濑水。东流永阳江,江中有小洲,叫濑渚,是伍子胥乞讨之地),没有饭吃,只得伏在地上爬行,一路叩头,脱衣露体,鼓起肚皮吹篪,在吴国城市里乞讨,后来他终于辅助振兴吴国。此典又作“吹箫”、“市箫”、“伍相吹箫”、“昭关乞食”、“吹箫乞”、“伍员吹篪”、“乞食吴门”、“吴市乞”、“吹箫吴市”。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2407页:“伍子胥橐(luó驼,有底的口袋)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餬(hú胡,本吃粥之意。比喻胡乱弄到食物,勉强维持生活)其口,(其它版本多作“膝”)行蒲伏(即“匍匐”,爬行),稽(qǐ起)首(叩头至地)肉袒(tǎn坦,脱衣露体,形容十分困苦),鼓腹吹篪(chí池,古管乐器,用竹制成,如笛、箫吹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

【例句】:

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唐·罗隐《青山庙》:“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元·马致远《女冠子》:“桑间灵辄困,伍相吹箫,沈古歌讴。” 明·汤显祖《牡丹亭》:“文公乞食,僖妻礼他,昭关乞食,相逢浣纱。” 明·徐石麒《拂霓裳》:“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 明·何白《淮上归兴》:“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清·钱谦益《书夏五集后示河东君》:“帽沿欹侧漉囊新,乞食吹箫笑此身。” 清·陈恭尹《虎丘题壁》:“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清·丘逢甲《题崧甫弟遗像》:“吹箫不为吴市乞,卜邻石户同农忙。” 清·王摅《侯生行》:“君家忠孝传来久,莫忘吹箫吴市门。”


【典源】《战国策·秦策三》:“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凌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chi),乞食于吴市。”“篪”一作“箫”。《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 (pi) 发佯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市人观罔有识者。”《越绝书》亦载。

【今译】 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 (名员yun) 一家,伍子胥出奔吴国。他背着行囊,混出昭关,白天躲藏,夜间赶路,到了溧水 (又作“陵水”) 岸边,又幸遇渔翁相助才得以渡江,一路奔波,饥馁困窘。来到吴国都后,无法糊口,只好以乞讨为生,膝行裸身,吹奏排箫,甚至披头散发,佯装疯癫,把污泥涂在脸上。吴市的人们好奇围观,却没人认出他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志士流浪飘泊,处境艰难困窘。

【典形】 吹箫、吹箫乞食、吹箫吴市、乞食吹箫、乞食吴门、市箫、吴市乞、伍相吹箫、伍员吹篪、昭关乞食、吴客吹箫、吹箫未遇、吴市一声哀、吴关人去、吴市箫声、入市吹箫、歌吴市。

【示例】

〔吹箫〕 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人吴市,击筑游燕肆。”

〔吹箫乞食〕 明 · 徐石麒 《拂霓裳》:“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

〔吹箫吴市〕 清·王摅《侯生行》:“君家忠孝传来久,莫忘吹萧吴市门。”

〔乞食吹箫〕清·钱谦益《书夏五集后示河东君》:“帽沿欹侧漉囊新,乞食吹箫笑此身。”

〔乞食吴门〕 清·陈恭尹《虎丘题壁》:“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市箫〕 唐·罗隐《青山庙》:“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吴市乞〕 清·丘逢甲 《题崧甫弟遗像》:“吹箫不为吴市乞,卜邻石户同农忙。”

〔伍相吹箫〕 元 · 马致远 《女冠子》:“桑间灵辄困,伍相吹箫,沈古歌讴。”

〔伍员吹篪〕 明·何白《淮上归兴》:“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昭关乞食〕 明 · 汤显祖 《牡丹亭》:“文公乞食,僖妻礼他,昭关乞食,相逢浣纱。”


猜你喜欢

  • 敛颖囊中

    源见“毛遂自荐”。喻敛才而等待机遇。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诗:“君才与年具莫当,且复敛颖囊中藏。”

  • 门外张罗

    同“门可罗雀”。唐白居易《放言》诗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 不以一眚掩大德

    【出典】:《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过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例句】:唐·房玄龄《晋书·后妃上》:“贾公屡有勋社

  • 玉楼宣

    同“玉楼受召”。元钟嗣成《凌波仙.吊周仲彬》曲:“丹墀未知玉楼宣,黄土应埋白骨冤。”

  •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西游记》第三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见“同心同德”。《西游记》32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共诣西方。”【词语一心同体】  成语:一心同体

  • 饲狙

    同“豢狙”。梁启超《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 戏莱衣

    同“戏彩娱亲”。宋张纲《蓦山溪.甲辰生日》词:“只愿早休官,居颜巷,戏莱衣,岁岁常欢聚。”【词语戏莱衣】   汉语大词典:戏莱衣

  • 李郭

    同“李郭神仙”。宋京镗《满江红.浣花因赋》词:“上座英贤今李 郭,邦人应作仙舟想。”【词语李郭】   汉语大词典:李郭

  • 驷马莫追

    同“驷马难追”。《禅真逸史》二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见“驷马难追”。《禅真逸史》28回:“大丈夫一言既出,~,岂有变更!”【词语驷马莫追】  成语:驷马莫追汉语大词

  • 禾黍离离

    同“禾黍伤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诗:“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词语禾黍离离】  成语:禾黍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