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卧淮阳”。唐刘禹锡《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见“以死继之”。章炳麟《电湘救赵》:“炎公受省宪付托之重,更当~。”【词语以死济之】 成语:以死济之
源见“鲛人泣珠”。借指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也指生丝织物。蛟,通“鲛”。唐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词语蛟女绢】 汉语大词典:蛟女绢
《续传灯录》二二《普鉴佛慈善帅》:“不如屏尽尘缘,竖起脊梁骨,著些精采,究教七穿八六百了千当,向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亦不枉受人天供养。”佛家语“竖起脊梁”喻振刷精神,担当大事之典。宋.陈亮《龙川集》二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
沽,买或卖,此处专指出卖。待价而沽,等待好价钱出卖,此处暗指等待高职而后出仕。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果这里有块美玉,是放进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等待有个好价钱卖掉呢?孔子说,卖了啊!卖了啊!我就是在等
一端:一面。 说话岂可只说一面。 表示看问题要全面。语出《礼记.祭义》:“夫言岂一端而已。”宋.李觏《原文》:“古人之言,岂一端而已矣?夫子于管仲,三归具官,则小之;合诸侯,正天下,则仁之:不以过
比喻三人才学相当而成并举之势。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四: “梁(梁鼎芬)身极短而蓄长髯,与康有为、陶森甲可谓鼎足而三矣。” 参见:○三分鼎足见“鼎足三分”。【词语鼎足而三】 成语:鼎足而三汉语大词
点燃了灯烛夜游,谓及时行乐。《文选.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六臣本炳作“秉”。参见“秉烛夜游”条。连动 晚上点着火把游乐。及时行乐。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
劾(hé核)揭发罪状。此典指张汤揭发老鼠的罪状。后以此典比喻执法官吏治狱严厉练达。张汤(?——前115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他父亲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南)丞(县丞,辅佐官员),张汤作为孩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