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原作“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指不能因为一个人说得好便推举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行不好而不采纳其好的主张。后则偏重后者并将之概括为“不因人废言”。这是孔子分析他人言行的经验总结。他说,有见识的人,对于别人,不能因其说得好便推崇这个人,也不能因其品质不好,就连他说的话也一概否定。

【出典】: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例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张廷上疏谏曰:“伏愿陛下察臣之愚,行佛之意,务以理为上,不以人废言。”


猜你喜欢

  • 海上瓜枣

    参见“安期仙枣”。

  • 地主之仪

    同“地主之谊”。《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见“地主之谊”。【词语地主之仪】  成语:地主之仪汉语大词典:地主之仪

  • 挥锄管幼安

    源见“锄挥瓦中金”。借指节操高洁、不慕名利之人。清龚鼎孳《留别彦远》诗:“谁怜纵酒嵇中散,不异挥锄管幼安。”

  • 吴坂逸骥

    源见“骥伏盐车”。喻指受知遇的良才。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鲁泽祥麟,希委质于宣父;吴坂逸骥,实长鸣于孙阳。”

  • 白虹贯

    同“白虹贯日”。郭沫若《高渐离》一幕:“天地为之色惨淡,杲日当空白虹贯。”

  • 词筒

    源见“诗筒”。盛诗词的竹筒,借指诗词。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紫蟹熟矣胡麻饛,门前钓榜催词筒。”【词语词筒】   汉语大词典:词筒

  • 和贽

    源见“和氏之璧”。指卞和向楚王献玉。形容忠贞不渝。唐黄滔《祭先外舅文》:“高高蟾桂,赫赫鸿都;和贽之宁三泣,宋卢之俟一呼。”【词语和贽】   汉语大词典:和贽

  • 嗜枣

    源见“羊枣昌歜”。指特殊的嗜好。清方文《送姚若侯计偕》诗之一:“握椒吾最赏,嗜枣尔何奇。”【词语嗜枣】   汉语大词典:嗜枣

  • 善饭廉颇

    源见“廉颇善饭”。喻指老当益壮、英勇不减当年的老将。清 孟传璿《沁园春.老将》词:“善饭廉颇,雄心充国,恍到千骑万马间。”

  • 裘葛

    《公羊传.桓公八年》:“〔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何休注:“裘葛者,御寒暑之美服。”后因用“裘葛”为寒暑时序变迁。元柳贯《睡馀偶题》诗之三:“简书方厉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