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寸之舌

三寸之舌

马司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之舌,即舌头。据《史记索隐》注释:“《春秋纬》云:“舌在口中,长三寸。”舌为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器官,舌做灵活运动,始能发出各种声音。故以此形容能言善辩,极有口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


偏正 比喻能说会道的口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强于百万之师。”△褒义。用于形容能言善辩,具有好口才的人。→口若悬河 ↔张口结舌。也作“三寸不烂之舌”、“三寸舌”。


【词语三寸之舌】  成语:三寸之舌汉语词典:三寸之舌

猜你喜欢

  • 麒麟像

    同“麒麟图画”。清李渔《慎鸾交.魔氛》:“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一个个要绩前勋,补画麒麟像。”【词语麒麟像】   汉语大词典:麒麟像

  • 探囊胠箧

    源见“胠箧”。指偷盗。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江西李某》:“少年曰:‘不敢相欺,某乃江湖所谓铁算盘也,不必探囊胠箧,而能以术取人财。’”并列 胠,从旁边打开。箧,小箱子。伸手摸袋子,打开小箱子。指盗窃。

  • 长吉囊

    源见“锦囊佳句”。借指诗汇集。胡怀琛《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长吉囊。”

  • 半部《论语》治天下

    喻学贵专精。是赵普以半部《论语》辅助赵匡胤定天下事。赵普(922-992年)祖为幽州蓟(今北京大兴县西南)人,迁镇州(治所今河北正定),再迁河南洛阳。字则平,后周时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后周显德七年(

  • 甘心如荠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玄笺:“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后因以“甘心如荠”谓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南史.范云传》:“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

  • 挟瑟齐门

    同“齐门挟瑟”。清王摅《送吴商志之中州》诗:“深怀挟瑟齐门羞,迩来燕市狂遨游。”

  • 长鉟周都尉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隆虑克侯周灶,“以长鉟都尉击项籍”。鉟,音pī。楚汉相争时,周灶曾以长鉟都尉之职,率军击项羽。唐.杜牧《史将军二首》其一诗:“长鉟周都尉,闲如秋岭云。”

  • 今雨旧雨

    源见“旧雨今雨”。指新朋友与老朋友。清吴绮《金明池.集曾波阁》词:“砧杵动、离心欲冷,有今雨旧雨上客。”【词语今雨旧雨】   汉语大词典:今雨旧雨

  • 聪明自误

    同“聪明反被聪明误”。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马士英有才艺》:“录而存之,非谓不以人废言,欲使世之阅其文者,知其聪明自误耳。”主谓 玩弄小聪明,反而害了自己。宋·苏轼《洗儿戏作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

  • 曹娥投江

    晋.虞预《会稽典录》卷下“曹娥”:“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掩,不得其尸。娥年十四,号慕思盱,乃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