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夕

七夕

源见“乌鹊填桥”。指民间传说七夕牛郎 织女相会事。常以喻分隔两地的夫妇或相恋男女相会之时。唐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


【词语七夕】   汉语词典:七夕

猜你喜欢

  • 羊车

    源见“羊车到”。犹言御驾,代指皇帝。宋王琪《望江南》词:“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元曾瑞《集贤宾.宫词》套曲:“对景如青鸾舞镜,天隔羊车,人囚凤城。”【词语羊车】   汉语大词典:羊车

  • 先声夺人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后因以“先声夺人”谓先张扬声威以挫敌之士气。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今中国欲大举以灭交趾,兵法有先声夺人之心,不若先举兵入寇。

  • 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所创造的一种五言诗体。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賾( ㄗㄜˊ zé 泽)年号(483-493)。《南史.陆厥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

  • 炼石

    源见“女娲补天”。喻指济时匡世。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苦相投,花值繁霜候。真是愁上填愁,又无个炼石奇谋。”【词语炼石】   汉语大词典:炼石

  • 左右手

    指萧何是刘邦得力助手,如左右手臂一样。后以此典比喻亲密而得力的助手。萧何(?——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主吏椽(yuàn院,主管总务、人事,与闻政务之属员)。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 卧榻那容鼻鼾存

    同“卧榻之侧,岂容鼾睡”。清钱谦益《读建阳黄帅先小桃源记》诗:“包茅欲胙干鱼祭,卧榻那容鼻鼾存?”

  • 残膏剩馥

    膏,油脂。馥(fù副),香气。指得到前人留下的余泽。亦作“余膏剩馥”、“剩馥残膏”。为《新唐书》称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话。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

  • 周镇漏船

    《世说新语.德行》:“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东晋时,临川郡守周镇罢郡还都

  • 眼中针

    同“眼中钉”。郭沫若《反正前后》一篇五:“这在一般的穷人不消说是视为眼中针,而就是大中小的有产者都因为未曾习惯,也感觉不便。”【词语眼中针】   汉语大词典:眼中针

  • 介胄之士不拜

    介:披铁甲。胄( ㄓㄡˋ zhòu ):戴头盔。拜:跪拜。 身着铠甲的武士例不下拜。 这是古代军中礼节。语出《尉缭子.武议》:“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介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已烦也。